“三抓三促”行动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学校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抓落实,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有效载体。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将以党建“五大工程”为统领,坚持“稳步、提升、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硕士点建设为抓手,以种业振兴为契机,以为师生办实事为落脚点,深化改革,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绩。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表态发言。
一、强化学习教育,努力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学院坚持从四个围绕展开工作。一是围绕“思想要提升,我该懂什么”,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必备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促进教职工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层次不断提升、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进步。二是围绕“学院要发展,我该谋什么”开展专题研讨,深入分析学院发展优势,找准短板弱项,明确发力重点,完善思路举措。三是围绕“问题要解决、我该干什么”,深入开展“我为学院出实招办实事”活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围绕“能力要增强、我该会什么”,创造条件选派教职工赴外培训学习,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
二、狠抓学科专业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在《大红鹰dhy2288河西走廊玉米种业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加强种子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建设,集中学院力量把现有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办优,把农学、园艺和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办特。二是进一步论证“河西走廊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使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能够有切实的抓手。三是深入论证新专业建设,如生物育种、智慧农业、植物保护专业,时机成熟进行申报。
三、聚焦内涵式发展,推进硕士点高质量建设
一是做好2023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及导师安排和学生培养工作,力争能够开好头、起好步。二是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把现有硕导培养成优秀硕导;三是加强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拔高研究生培养层次;四是建立形成符合规定、符合学院实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五是做好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争取建立4-8个高质量研究生实践基地;六是超前谋划,在现有专硕基础上,积极申报“作物学”学术型硕士。
四、以创新为引擎,以科研为驱动,打造校企融合发展创新港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以玉米产业和祁连山生态保护为核心,积极组织河西走廊玉米产业方面和祁连山生态保护方面科研团队,构筑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二是完善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机制,探索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组建和培育形成2-3支专业强、技术硬、结构合理的优秀支农团队,发挥涉农专业智囊团的功能,为河西走廊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三是以科研成果转化为载体,进一步深化校、政、企对接和合作,积极建设“校企融合发展创新港”,在企业建立稳固产学研暨实习就业基地8-10个,能够把校、政、企业合作做实、做强;四是根据省上“强科技、强县域”的要求,结合新农科专业特点,加强与地方农业农村局、种子站、农投等单位的合作,选派优秀教师,采取技术合作、咨询指导等形式送科技下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五、以考研为着力点,引领学风建设,提高就业质量
一是灵活运用考研考核机制,为推进学风建设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进一步修订考研奖励办法,实行学业辅导、考研、就业、毕业论文指导“捆绑战术”,有效形成合力,促进考研率提升;二是科学制定考研激励政策,为学生考研提供强劲的动力保障。建立学生考研正负激励办法,激发了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积极性。三是全面落实学生考研生涯规划,对学生采取低年级以面带点、高年级以点带面,全过程点面结合、系统推进的教育导航机制,促进考研。今年争取考研录取率达45%以上,且逐年提高,高质量就业率达到80%以上。四是努力提高考研服务水平,为学生考研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认真做好访企拓岗、驻企顶岗、择优选岗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学院将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坚持不懈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倾情、倾智、倾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奋力开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