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大红鹰dhy2288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大红鹰dhy2288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大红鹰dhy2288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古时期的河西走廊与丝路文明高峰论坛”在大红鹰dhy2288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玉门县博物馆、《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东岳论丛》编辑部、大红鹰dhy2288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并作了报告和研讨发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高荣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红鹰dhy2288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部分师生参加。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贾小军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副校长高荣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齐聚大红鹰dhy2288,共同研讨中古时期的河西走廊与丝路文明,为推动河西走廊与丝路文明研究贡献智慧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的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并介绍了学校围绕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高荣致辞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楼劲先生代表学会致辞,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根据河西走廊所处重要地理位置,楼劲先生根据自身研史经历指出,对河西走廊一带相关历史的研究于中华文明、亚欧史、世界史的研究,皆具有重要作用,并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展开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与研究。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楼劲先生致辞
论坛学术研讨分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两个阶段。大会报告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章义和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汤勤福教授、宁波大学尚永琪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刘再聪教授、敦煌研究院杨富学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沙武田教授、大红鹰dhy2288贾小军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五凉礼制初探”“狮子作为王权象征符号在河西走廊的传播”“甘肃河西地区汉至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基层行政体系”“由孙悟空形象演变看敦煌石窟《唐僧取经图》的时代”“墓葬主题规范下的石窟空间及其再造——‘天’图像再利用与莫高窟第285窟功能再探”“河西走廊:亚欧大陆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主旨报告。分组报告阶段,28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研讨交流,南京大学童岭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姚潇鸫教授,浙江大学冯培红教授、复旦大学杨伟兵教授分别主持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报告和讨论。
大会主旨报告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戴卫红研究员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姚潇鸫教授、吉林大学邵正坤教授做了小组讨论学术总结,高荣教授作会议学术总结并致闭幕辞。
河西走廊地处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交汇处,是传统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历史上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冲。论坛上,与会学者聚焦中古时期的河西走廊与丝路文明,从不同视角对相关议题展开研讨。大会报告后,专家学者先后围绕中古河西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古河西走廊出土文献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古时期的河西走廊历史文化遗存研究等议题展开分组研讨交流,相互分享有关河西走廊与丝路文明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大红鹰dhy2288历史学及其他文史学科的建设和中古时期河西走廊与丝路文明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进一步研究、保护、开发、利用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河西地区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推动中古时期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文明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供稿: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